首页 > 转帖:黑池舞蹈节(2009)选手走势分析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21-52048715
手机:13761170023
QQ: 917852538
E-mail:lans_china@163.com

微信号:HotStuff_cn

微信公众号:SportsLife_com_cn
 

信息内容
转帖:黑池舞蹈节(2009)选手走势分析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 2010-09-15 01:03 浏览次数:

 

 

 


评点:陈淑民(CDSF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级裁判)

刘炼(CDSF社会舞蹈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级裁判)

邹 阳(北京舞蹈学院教师、国家级裁判)

石琳(北舞附中拉丁舞教研室主任、国家级裁判)

采访整理/土著 吴瀚

                     职业拉丁舞

        自2007年沃森/卡门退役后,职业拉丁舞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2008年迈克尔/乔安(Michael Malitowski & Joanna Leunis,波兰)以压倒性优势夺得了冠军,但没人相信里卡多/尤利娅(Riccardo Cocchi & Yulia Zagorouitchenko,美国)会俯首称臣。他们之间的对抗成为今年比赛的一大热点。

        除了这场“龙虎斗”,2008年该组第三名皮特/克里斯蒂娜(Peter Stokkebroe & Kristina Stokkebroe)也出人意料地退赛,在其它五对高手悉数参赛的情况下,谁能成为幸运儿进入决赛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在众人眼中,Markus Homm & Ksenia Kasper(德国)、Justinas Duknauskas & Ekaterina Lapaeva(立陶宛)、Rachid Malki & Anna Suprun(瑞典)和Eugene Katsevman & Maria Manusova(美国)都具备进入决赛的实力,他们之间的争斗在所难免。

        Michael Malitowski & Joanna Leunis(波兰):作为最大的赢家,他们体现着王者的风范。他们的舞蹈的优势在于气势和配合。在舞池中,他们总能释放出一种能量,让人不由自主地感觉到他们的存在;相互之间的配合更是天衣无缝,尤其是一些高难度动作,配合的巧妙让人匪夷所思。单就某一方面看,他们的舞蹈不是最好的,速度和灵巧比不上Riccardo Cocchi & Yulia Zagorouitchenko,基本技术也不如Franco Formica & Oksana Lebedewa,但是他们的舞蹈贵在整体性、完整性超强,各种因素融合后能产生跳跃性的变化。从这一点来说,他们的冠军实至名归。

        Riccardo Cocchi & Yulia Zagorouitchenko(美国):细腻的拉丁舞基本技术和良好的身体灵活性让他稳稳占据第二名、并在牛仔舞的比赛中战胜Michael Malitowski & Joanna Leunis。对他们而言,也许有Michael Malitowski & Joanna Leunis作为挑战的目标,更利于他们突破,或许明年的比赛中,他们能够赢得更多,第二名超越冠军的信心,谁也无法小觑。

        Franco Formica & Oksana Lebedewa(德国):在前六名中,突破一个名次都是很难的,他们却一举从去年的第五名跃至今年的第三名,除了挡不住的好运气,品质优良的拉丁舞基本技术也是他们制胜的关键。尤其是Franco Formica,他的拉丁舞基本技术可以用“完美”形容;而和决赛圈的其它女选手相比,Oksana Lebedewa的身形并不突出,能力要略弱一些。

       Sergey Sourkov & Agnieszka Melnicka(波兰):能够在今年的混乱局势中取得和去年一样的成绩,他们之间的“默契”程度令人叹服。他们的舞蹈动作非常漂亮,效果也很不错;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爆发力、速度稍弱,用“艺术性强于竞技性”对他们的舞蹈进行概括再恰当不过。第四名对他们应该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成绩。

        Maurizio Vescovo & Melinda Torokgyorgy(匈牙利):这是他们升入职业组的第二年,取得第五名这样的成绩令人欣慰。他们的每一支舞蹈都很完整,但是都不是特别突出,这也和他们“小拉丁”(着重舞蹈中一些细节的技术处理)的舞蹈风格有关。相比之下,和他们一样有着“小拉丁”风格的Riccardo Cocchi & Yulia Zagorouitchenko在速度和灵活性上要胜过他们。

        Markus Homm & Ksenia Kasper(德国):对Markus Homm以及他的粉丝来说,今年的黑池就是久违的狂欢节。主持人也发表评论说“很多年前他就是职业拉丁舞的前六名选手,今天他终于回来了”,在经历换舞伴、成绩下滑等情况后,一波三折的老选手Markus Homm终于焕发了“又一春”。大开大合的舞蹈风格和大起大落的际遇相得益彰,他们的舞蹈具有强大的力量感,能够给对手造成压迫,具有很强的现场效果。最后他们冲出几对强手的包围杀入决赛圈,并获得第六名。

        中国选手在职业拉丁舞的比赛中表现不俗,赵亮/高雪、陆宁/张丁芳、张劲/罗文清、邵克强/杨娜、张少杰/戴荔这五对选手进入到前48名。有趣的是,在48进24的比赛中,张劲/罗文清与邵克强/杨娜在一个小组,赵亮/高雪和陆宁/张丁芳在一个小组,国内两大协会的冠亚军在黑池上演着“争夺赛”。另外,王子龙/项莹、李维刚/宋歌、杨威/曾倩、刘晓昂/曲远非、贺军/张敏、李栾/张赤也都表现不俗,悉数杀入前96名。从整体上看,中国职业拉丁舞选手已经形成了一支有序的竞赛队伍。

        赵亮/高雪(第15名):去年的黑池,他们只有一支舞进了前24名。从他们在场上的表现来看,短短一年提升非常大,成为比赛中最抢眼的中国选手。他们的五支舞全部进入前24名,其中伦巴舞还进入到前12名。经历过一年多的磨合,他们的舞蹈更具整体性,舞蹈时的气势和比赛时呈现出来的竞技状态非常棒,对高手而言,“狭路相逢勇者胜”绝对是至理名言。

        陆宁/张丁芳(第21名):近段时间来,他们在国际赛场上风头正盛,此次比赛也不例外,五支舞全部进了前24名。他们的舞蹈很强调舞蹈品质和现场的效果,女孩子的能力和表现可圈可点。由于先后参加了职业新星拉丁舞和职业拉丁舞的比赛,他们在比赛最后显得体能不足,制约了发挥。

        张劲/罗文清(第27名):张劲/罗文清的表现让人欣慰。去年的黑池他们的状态并不佳,但是今年却有伦巴舞、恰恰舞和斗牛舞进了前24名。可以感觉到他们正处于恢复上升阶段,期待竞赛状态逐渐恢复的他们在今后的国际大赛中有更好的表现。

        邵克强/杨娜(第34名):配合默契是他们在黑池驰骋的利器,虽然身形上比较吃亏,但是默契的配合使他们具有很强的整体性,最后在众多身形高大的舞者中脱颖而出。他们的恰恰舞和斗牛舞进入了前24名。

 

                   职业新星拉丁舞

  从黑池设立职业新星拉丁舞比赛至今,从来没有哪一场比赛像今年这幺激烈,不仅有四对曾获得过业余组前12名的选手(Emanuele Soldi & Elisa Nasato、Przemek Lowicki & Asta Sigvaldadottir、Andrei Mosejcuk & Kamila Kajak和Jesper Birkehoj & Anna Anastasiya Kravchenko),还有年初UK大赛职业新星拉丁舞的冠军(陆宁/张丁芳)、亚军(Ilia Borovski & Veronika Klyushina)和第四名(Yegor Novikov & Ekaterina Zakharoff)。比赛还未开始,就已经硝烟弥漫。

       Emanuele Soldi & Elisa Nasato(第一名,意大利)对舞蹈风格的演绎以及他们舞蹈的完整性和气势是其夺得冠军的最大原因。而跳着典型“大拉丁”舞蹈的Przemek Lowicki & Asta Sigvaldadottir(第二名,波兰)和Andrei Mosejcuk & Kamila Kajak(第三名,波兰)一样,都喜欢表现舞蹈的气势和能量,舞蹈动作大开大合,他们的舞蹈很有活力,保留着在业余组时那种勇猛的赛场感觉。Ilia Borovski & Veronika Klyushina(第四名,香港)则是一对十分讲究技术、技巧的小个选手,他们的舞蹈风格性特别强,对每支舞蹈的演绎都能与音乐和舞蹈的本质风格丝丝入扣。陆宁/ 张丁芳(第五名,中国)则是一对十分讲究舞蹈品质和现场感的选手,遗憾的是他们从比赛第一轮开始,就没能控制住自己的发挥,前五轮的恣意挥洒导致体能损耗过大,结果半决赛和决赛时能量供应不足,身体松弛、舞蹈动作之间发生断裂,直接影响了原本优良的舞蹈品质。希望他们能够在今后的比赛中注重比赛战略,合理调控体能,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

 

                 业余拉丁舞、业余新星拉丁舞

  由于参加黑池舞蹈节的青少年选手较多,业余拉丁舞和业余新星拉丁舞的比赛备受国人关注。“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拉丁舞长期以来“青黄不接”的局面终于在今年的黑池得以改观。从第一轮到第五轮,每一轮都有中国选手,进入第三轮时,中国还有四对选手,虽然没能进军半决赛和决赛,但与往年相比,这个成绩是有突破的,譬如去年最好的成绩是前96,今年是前48,遗憾的是没有选手能够进入到第一序列(12名以内),这说明中国还缺少业余的顶尖选手。好在目前中国业余选手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梯队,假以时日是能够有所突破的。

  Stefano Di Filippo & Anna Melnikova(业余拉丁舞第一名,意大利):帅气、阳光的Stefano Di Filippo是典型的意大利选手,并且具有很强的舞蹈天赋。他们的舞蹈很自由,情绪奔放,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灵巧的移动和旋转是他们舞蹈最具特点的一面,尤其是他们的牛仔舞,那种俏皮的感觉和身体的弹力在许多人眼中记忆犹新。另外,优美的身体线条是他们优秀舞蹈天赋最直观的表现。尤其是Anna Melnikova,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舞者,妩媚和天赋融合在一起,使她成为场上最耀眼的女明星。由于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他们获得冠军可谓众望所归。不过今后就见不到他们精彩的表演了。颁奖结束时,主持人宣布“这将是他们合作的最后一场比赛”。据传,Anna Melnikova将和“拉丁王子”斯拉维克合作,Stefano Di Filippo有何打算尚不得而知。

  Zoran Plohl & Tatsiana Lahvinovich(业余拉丁舞第二名,克罗地亚):在舞蹈比赛中,成绩突飞猛进、表现出人意料的黑马总是让人惊奇的,特别是在黑池这个遵循着某种古老规则的地方,黑马的出现总是需要超强的实力、耀眼的表现和一点好运气。去年,他们还徘徊在半决赛,与决赛无缘,今年就一跃成为第二名。

  Alexei Silde & Anna Firstova(业余拉丁舞第三名,俄罗斯):速度感和力量感是他们的优势,遗憾的是舞蹈动作略显僵硬。Alexey Silde的身型很健硕,但是和Anna Firstova的配合非常温和,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深厚的舞蹈功力。

  王为/陈金(业余拉丁舞第35名、业余新星拉丁舞第19名):他们是一对比较讲究舞蹈效果的选手,特别重视现场效果和现场的感染力。这种舞蹈风格和特性对选手的体能要求非常高,就目前情况来看,如果他们能够在体能上有所增强,成绩有望继续提升。另外,他们的比赛套路编排得比较特别,给他们的表演增色不少。

  马鸣/易莎(业余拉丁舞第70名):在中国选手中,跳“大拉丁”的选手并不多,气势是他们舞蹈的特点。他们的舞蹈已经比较成熟了,或许是受到身体条件变化的影响,马鸣舞蹈时的感觉比较重,动作较为滞缓。

  侯寅山/徐卓娅(业余拉丁舞第98名):尽管侯寅山的身形不是特别高大,但贵在健硕,力量感强是他们舞蹈的一大特色,舞蹈效果也很不错。如果在舞蹈的流畅性和连贯性上有所增强,他们的舞蹈品质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李文/黄欢(业余拉丁舞第98名):他们和侯寅山/徐卓娅同分,取得并列98的名次。这是一对很典型的“小拉丁”选手,速度和灵巧度是他们最大的优势。不过由于身材的缘故,他们容易被其它选手所淹没,如何让舞蹈更具特色是他们夺取更好成绩的关键。

  另外,徐一龙/师林悦(业余新星拉丁第32名、21岁以下拉丁舞第37名)、石磊/张白羽(业余新星拉丁第54名、21岁以下拉丁舞第24名)等年轻选手也表现不俗,在300多对选手中能够连进好几轮。这不仅证明了他们自身的实力,也从侧面印证中国拉丁舞的后续力量正在有序地成长着。

 

                    职业标准舞

  Mirko Gozzoli & Alessia Betti(第一名,意大利):尽管赛前有种种猜想,譬如成绩直线上串的Arunas Bizokas & Katusha Demidova能否挑战他们等等,但最终,他们以完美的表演第四次夺冠。他们对身体重量的把握以及彼此之间的连接要远强于他们的对手,并且表现力也超强。除了舞姿自然流畅外,他们还会使用脚和脚踝的一些技巧来运用空间。

  Arunas Bizokas & Katusha Demidova(第二名,美国):自从打破业余组选手必须积累和奋斗才能问鼎职业前三甲的定律后,他们开始挑战三连冠Mirko Gozzoli & Alessia Betti的威严。很遗憾,他们失败了。不过对他们而言,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从搭手开始,他们就先后夺得了多项冠军,比如2008年9月的WDC系列赛事(WDC World Series)美国公开锦标赛(US Open Championships 2008)的职业标准舞冠军。

  第三名Jonathan Wilkins & Hazel Newberry(英国)和第四名Victor Fung & Anna Mikhed(美国)保持了去年的成绩。Jonathan Wilkins & Hazel Newberry这对老选手能够稳定在这个名次实属不易,而Victor Fung & Anna Mikhed想要再次突破则面临着三座大山。

  Roberto Villa & Morena Colagreco(第五名,意大利):这对老选手今年终于有机会证明自己绝非庸手。从2007年的第四名下滑到2008年的第七名,他们今年一举上升两个名次,这绝非易事,一对不服老的老将,其实力不容忽视。

  Domenico Soale & Gioia Cerasoli(第六名,意大利):由于常在中国表演、参赛,国内舞迷对他们相当熟悉。他们是一对典型的意大利选手,舞蹈很讲究速度、移动,套路组合不仅眩目、花哨,而且非常流畅。

  周吉天/孙雅洁(第69名):他们今年的成绩与去年的第67名相差无几,这在风云变幻的黑池是很难见到的。在黑池,除了进入到半决赛、决赛的选手,其它选手的成绩波动比较大。他们的舞蹈连贯、流畅,这在中国职业标准舞新生代中是难得的优势,优雅、闲适的舞蹈感觉和注重小技巧也是他们舞蹈的优点。不过,瞬间的力量感和爆发力是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清/马燕燕(第73名):刚刚从业余组升入职业组,他们的表现可谓不俗。舞蹈活力十足,具有较强的动感,美中不足的是动作还比较粗糙,对舞蹈品质略有影响。

  王静/郝园园(第76名):良好的舞蹈品质使他们在各种比赛中都能占据一席之地。他们的力量在中国职业标准舞的新生代中是比较突出的,如果在舞蹈的运动感上有所加强,他们的成绩也会有所上升。

  陆陈晨/张莹(第93名):他们的舞蹈比较有分量,强调大气和现场效果,在中国的标准舞选手中比较少见。

 

                    职业新星标准舞

  Angelo Madonia & Edita Daniute(第一名,立陶宛):他们是刚刚从业余组升入职业组的选手,有着优秀的外型条件和出众的舞蹈品质,具备向职业组决赛圈冲击的实力。尤其是Edita Daniute,在同组的女选手中格外耀眼,她曾经与今年职业标准舞第二名Arunas Bizokas搭档,并夺得过2006年International、2007年UK公开赛和黑池舞蹈节业余标准舞的冠军。

  Aleksandr Zhiratkov & Irina Novozhilova (第二名,香港):虽然是一副外国人的面孔,但国内舞迷对他们绝不会陌生,因为他们长期在香港、深圳教课、比赛,并且是第一对参加CDSF体育舞蹈大奖赛的“洋面孔”。他们具有非常好的身体条件,舞蹈的移动和品质都很不错。

  Matthew Rooke & Anna Longmore(第三名,澳大利亚):这也是一对刚从业余转入职业的选手,作为2008年黑池业余标准舞的前24名,能够一举突破到职业新星第三名,比较难得。他们的舞蹈十分亮丽、稳健,和地板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尤其是探戈舞的扎实落地性令人印象深刻。

 

                 业余标准舞、业余新星标准舞

  Andrea Ghigiarelli & Sara Andracchio(业余标准舞第一名,意大利):从他们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冠军需要一点好运气。上届冠军保罗/希尔维亚(Paolo Bosco & Silvia Pitton)转战职业组后,Benedetto Ferrugia & Claudia Köhler成了夺冠呼声最高的选手,但是Claudia Köhler出人意料地弄伤了脚踝,结果Andrea Ghigiarelli & Sara Andracchio捧得了期盼已久的冠军。他们的舞蹈动作非常漂亮,几乎无可挑剔。在旋转时,脚与地板之间的关系特别紧密,而动作却十分飘逸。

  Emanuel Valeri & Tania Kehlet(业余标准舞第二名,丹麦):与去年相比,他们的成绩一举上升了两名,在众多体形高大的标准舞选手中,他们娇小的外型极具特点。

  Federico Di Toro & Genny Favero(业余标准舞第三名,意大利):突出的舞蹈风格是他们征战舞池的利器,但移动和舞步略显拖沓,影响了舞蹈的品质,破坏了整体感。

  Simone Segatori & Annette Sudol(业余标准舞第四名,德国):这是一对中国观众十分熟悉的选手,国内的许多体育舞蹈活动中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舞蹈表演性极强,并且释放着能量,充沛的体能和自信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杨超/谭轶凌(业余标准舞第八名):作为目前中国最优秀的业余标准舞选手,他们舞蹈的技术、品质和技巧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具备争夺前六名的实力。遗憾的是他们在赛场上的展示欲、速度和舞蹈控制的能力稍感不足,使得舞蹈缺少了一些动律。或许,这些正是中国标准舞选手共同的难题。

  李伟平/孙佳(业余标准舞第37名,业余新星标准舞第五名):这是一对来自中国上海的选手,近年来国际大赛的成绩都很不错。本届黑池大赛业余标准舞第37名和业余新星标准舞第五名,是继杨超/谭轶凌之后中国选手在业余标准舞这个级别的最好成绩。他们的舞蹈流畅、连贯,在比赛中保持得相当好,对比赛节奏的把握也不错。如果对舞蹈的细节和过程再关注一些,他们的成绩还会更好。

  吴稚安/郑岑(业余标准舞第44名、业余新星标准舞第62名):这对选手成长得非常迅速,在一些国际大赛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曾在黑池获得2006年21岁以下标准舞第五名和2008年业余新星组标准舞第六名。虽然他们的成绩目前不甚理想,但这对一对处于成长期的选手而言是正常的,因为许多选手在突破之前,都有一段低潮期,期待他们突破后有更好的表现。现在,他们应该加强技术、技巧的训练,侧重提高舞蹈品质和感染力。

  沈宏/梁瑜洁(业余标准舞第56名、业余新星标准舞第34名):这是沉宏肩伤痊愈之后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赛场上,发挥得还算不错,但仍能看出伤病的后遗症。在完成一些动作时,他们肩部动作的力度明显有所保留,这直接影响到上身的空间和舞蹈效果。好成绩需要好身体支撑,希望他们尽快恢复到最佳状态,给舞迷们带来精彩的表演。

 

 
 
沪ICP备10006547号-1 Powered by DedeEIMS